1、分析風景園林現狀
在進行植物景觀規劃和設計時,設計人員要對其現狀進行分析,再進行后續工作。風景園林的現狀分析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:收集相關資料、施工現場調查、施工現場考察。首先,在搜集有關數據時,應搜集有關的文獻,包括:城市綠地的具體規劃、建筑當地水文、氣候特點、園內植物的分布。同時,在植物風景園林中,應盡可能地將文化元素納入建筑中。其次,實地考察時,有關部門要調查當地的植物、地形和土壤。例如植物的種類、大小、生長狀況,以及有沒有受某種疾病的影響!此外,還要對植物與道路之間的距離等進行詳細的記錄,以使植物資源得到充分地利用。最后,在勘察工地周圍時,設計人員要特別了解園林場地的現狀,其中涉及整個綠化的面貌、建筑時的占用面積以及城市苗圃的栽植等。根據有關人士對園地進行的分析,歸納出園地的利益使用和制約條件,以利于園林規劃的順利進行。
2、應重視植物的組合及搭配
根據植物的生長特點,在園林的規劃和設計中,適當地添加植物品種,使其更加穩定,既能起到調節大氣的作用,又能給人創造一個良好的居住環境。通過不同植物之間的化學感應與互補,使光合作用最大化,減少病蟲害,降低養護成本。
3、應重視植物間的養分補充
在園林規劃中,植物的優化配置并非單純地堆砌、排列,尤其要注重植物營養的合理調配,否則會降低植物的成活率,使綠化效果大打折扣。比如楊樹、柳樹、梧桐樹等等,還有那些樹冠比較大的樹,這些都是在剝奪幼樹的營養,同時也會影響到幼樹的光照,讓幼樹失去生長的空間。太多的枝條,會纏著樹干,也會對樹干的生長產生影響;又比如,將松柏與薔薇放在一處,會讓細菌滋生,從而導致疾病。所以,在園林的規劃和設計中,應遵循專家的建議,合理地布局。